2024, 43(9):141-148.
摘要:为科学评定分析直流式风洞运行数据准确性,以WZ860070-E 型直流式风洞为研究对象,参照QX/T84-2007《 气象 低速风洞性能测试规范》对风洞的流场均匀性和流场稳定性进行测试实验。通过 GUM 方法对2、40、60 m/s 测试点的流速均 匀性、流速稳定性的测试结果开展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测量重复性引入的分量为主要影响量;扩展不确定度 评定结果基本满足JF1094-2002《 测量仪器特性评定》的合格判据,可信程度较高;受标准测试设备性能及外界因素影响, 2m/s 风速流场均匀性和流场稳定性的测量结果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同高风速的相比偏大。
2024, 43(10):160-168.
摘要:LLC 谐振变换器在设计新的控制策略时,传统的设计流程需要手动拟合调试出控制参数,闭环稳定性分析涉及高阶 函数计算。为了简化传统设计流程,引入广义状态空间平均(GSSA)理论对全桥LLC 谐振变换器进行建模,将传统的阻抗物 理模型转化为数学模型,推导出GSSA闭环大信号和小信号模型。通过GSSA 模型推导系统传递函数矩阵并分析全桥LLC 谐振变换器的动态特性,设计闭环PI 控制参数,最后使用特征值分析法判断闭环系统稳定性。GSSA 理论和模型结合MAT- LAB 仿真,直接解决高阶函数的计算,快速推导控制参数,简化了设计新控制策略需要的调参环节和稳定性分析环节。为验 证建模的正确性,依据建模推导元件参数搭建了400W 全桥LLC 谐振变换器样机。在空载和满载两种工况下进行了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响应速度快,与设定的输出参数相符合,输出电压纹波小于1%、最大误差0.4V。仿真结果和样机实验结 果验证了基于GSSA的LLC 谐振变换器模型的有效性。
2023, 42(4):38-48.
摘要:针对含恒功率负荷的混合储能直流微电网大扰动稳定及储能变换器建模问题,在推导混合储能(hybrid energy stor- age system,HESS)脉宽调制开关网络等效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势函数理论的含 HESS 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判据 及分析方法。首先,计及 HESS 充放电特性,将含HESS 直流微电网系统的工作状态划分为buck 和 boost工作模式;接着,分 别建立上述两种工作模式下基于脉宽调制开关网络等效模型的直流微电网系统混合势函数模型;最后,应用混合势函数理论 第3稳定性定理,分别推导得到buck和 boost工作模式下的直流微电网大扰动稳定性判据,并对比基于开关平均模型的系统 稳定性判据,提出的稳定性判据推导方法对系统动态行为预测更为准确。仿真验证了所提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合理性以及混 合势函数判据的先进性。
2017, 36(6):9-13.
摘要:本文基于传统的K-means聚类方法提出来一种基于密度的改进K-means聚类方法。改进后的方法,首先选取数据集中密度最大的点作为第一个聚类中心点,以此为基准,选取离此点最远的点作为第二个初始聚类中心,再在剩余的点中找出离这两个初始点距离最远的点作为第三个聚类中心,以此类推,直到找到所需的K个点,之后再根据K-means算法迭代更新聚类中心,直到收敛或达到设定的迭代次数为止。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与传统K-means方法相比准确率及稳定性方面均有所提高,可以作为聚类研究的一个新的思路。
2017, 36(8):88-92.
摘要:针对涂膜机平稳性低和痕迹均匀性等问题,以AT89S52微控制器为核心,同时由步进电机、压机、传感器和人机界面等部件组成。软件Keil4为开发环境,使用C语言开发。硬件以Altium Designer Summer 09开发环境,设计原理图和PCB。按照系统模块化设计,分别对每一个模块进行测试、处理及分析,最后对全部模块集合起来进行调试和实验。实验实现步进电机控制,实现涂膜机速度控制的稳定。通过实验研究,完成涂膜机的运动控制和显示,同时涂膜机提高了30%的准确度,可靠性达40%,从根本上解决了涂膜机的问题。
2016, 35(10):16-20.
摘要:介绍了高速弹丸测量的激光触发装置的工作原理,从变压器二次侧值的设计、激光光源的稳定性和放大电路滤波3个方面对高速弹丸测量的激光触发装置工作可靠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在分析基础上结合多次实验结果,指出了造成激光触发装置工作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并且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最终结果通过了实验验证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相应调整后的激光触发装置可以稳定可靠的工作,并可以为其他的测试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触发信号。
2016, 35(1):28-32.
摘要:不断改进的校准方法和校准件的性能极大地提高了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测量精度,但随着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频率范围的进一步拓宽,矢量网络分析仪的硬件性能逐渐成为了影响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单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为例,分析了3个系统误差项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这3项系统误差都是由矢量网络分析仪硬件性能的不完善引起的,分别是由定向耦合器引起的方向性误差、激励信号源到测试端口的损耗及定向耦合器的耦合度引起的反射跟踪误差、激励信号源的阻抗不匹配引起的源匹配误差。通过分析理清了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机理,该结论对于改进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性能具有指导性意义。
2016, 35(7):71-74.
摘要:设计了一个可用于0.5T 小型关节MRI仪器中的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给出了一种低场MRI仪器中LNA制作的可行方案。放大器采用两级级联的形式,第1级采用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ATF54143,第2级采用双极型达林顿管ADA4743。经过测试,所制作放大器的性能指标达到了预定要求,性能良好。放大器的工作频段为18~23 MHz,中心频率处噪声系数NF≈0.6 dB,增益G≈40 dB,带内波动小于1 dB,输入驻波比VSWR≤1.5,输出驻波比VSWR≤1.5。
2015, 34(11):40-43.
摘要:为了实现机载通用高精度稳定平台中可见光载荷能够清晰成像及稳定跟踪目标,分析了影响视轴稳定的因素,并对平台进行稳定精度设计。基于结构及伺服控制建立了一套视轴稳定系统,隔离载机振动及姿态变化对可见光载荷视轴的影响,使光学载荷的视轴稳定在惯性空间内。通过在机载通用高精度稳定平台中加载模拟光学载荷,在五轴动目标试验调试仪上验证视轴稳定系统实际隔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通用高精度稳定平台方位、俯仰和横滚框架在设计范围内运动时,系统的视轴稳定精度小于4 mrad,完全满足机载通用高精度稳定平台的设计使用要求。
2015, 34(11):60-64.
摘要:恒功率负载特性是多电飞机电源系统的典型特性之一,将飞机的电源系统和恒功率负载结合,为了得到带恒功率负载的机载电源系统的稳定性条件,以机载直流稳压电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其简化为相应的等效电路,建立恒功率特性载荷模型,通过全系统的理论分析、数学建模,依据劳斯判据,得到对于给定的恒功率负载的机载直流电源系统,通过增大电机补偿电容可以提高其稳定性的结论。并且通过仿真以及实验对得到的稳定性条件进行验证。结果可用于电路的设计以及优化。